1,每个岗位都有OKR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大量的咨询服务过程中,遇到很多客户提出各种OKR应用问题,问答多样性的背后,代表着后工业时代企业转型的迫切性,和个体的茫然与不适,我们经常说OKR是后工业化时代与数字化时代转型的基础设施,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工具和思维,与传统组织之间,有一些冲击,这个冲击在不同的组织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我们经常被客户问到的问题:
我领导的OKR是什么,我的OKR应该怎么写?
我是中后台员工,我需要OKR吗?
我的工作内容就是什么什么,很简单的,我需要OKR吗?
我为什么写不出来OKR?
我的OKR,怎么样?错了吗?
公司用了OKR,对我有什么影响吗?
………
这类问题都由两个因素而产生:第一个因素,就是传统工业化科层制的分工思维,在很多企业和个体心中根深蒂固,长期路径依赖;第二就是对OKR理念认知浅薄,对组织不够信任,也谈不上认可,更不要说主动性和参与感。
2,传统组织定义出的岗位
传统组织人为定义分工和分权,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设计,用来解决决策和权力的分配,然后再基于工作测算和流程,设计对应的节点或任务管理,再演化出所谓的岗位,并出现岗位的说明书和对应的胜任力模型,并根据业务要素对岗位进行考核,这一模式是典型的控制性思维,是工业化效率驱动的产物,数字化时代的个体,涌现出更多的是创造和自我价值。
3,OKR提倡角色
OKR场景下提供的是角色化的团队成员,OKR正在创造角色,“消灭”岗位。角色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客户价值为结果,传统的岗位更多是胜任和完成,角色使OKR协同成为可能,岗位使自上而下的执行更高效,OKR场景下的角色,并没有清晰的边界感,会出现因需而随时重组,是以团队共同价值的达成为目标。而这对于传统组织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传统组织具有清晰的边界感,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但是很多组织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却无人问责。
4,OKR的岗位设计原则
OKR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为了共同目标而自由连接,利用科学方法持续试错,创造新价值的过程管理,是一次自组织,是一次次的自我问责,是精英主义的经营者思维。OKR在角色划分上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OKR成员可以接受岗位角色的动态化;
第二:OKR成员可以接受业务伙伴协同的动态化;
第三:OKR成员可以接受目标的动态化;
第四;OKR成员可以接受绩效管理维度的动态化;
第五:OKR成员可以接受多技能端到端工作;
第六:OKR成员可以接受从设计到实施的闭环操作。
5,写在最后的话
OKR工具将组织与个体,真正的融为一体,与传统组织形成巨大反差,OKR强调聚焦在组织的目标上,旨在确保全员紧密协作,形成可量化的贡献,OKR推崇强个体,重视团队利益高于一切,OKR角色化推动个体可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