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13岁女孩遭霸凌还是打群架?反霸凌教育应对男女一视同仁丨快评|世界观速讯
来源:南方周末 2023-03-26 06:52:47

近日,“海南13岁女孩遭遇校园霸凌”的新闻引发持续关注,不过随着3月24日警方通告的发布,显示“霸凌叙事”或站不住。

最早,《新京报》引述了受害者林某舅母的说法,“3月13日下午,被打女孩和同校学生一同出校,先后被带到临高县多文镇与加来镇,期间有多名陌生女孩以‘看她不顺眼’为由,对其进行了多次殴打,并控制了其行动自由。”加害者还威胁林某“如果逃脱报警,就殴打她父母”。3月18日林某自行逃脱后一度因害怕报复而称自己是“不小心摔倒”,在父母追问下才吐露了实情。

林某的弱势家庭标签(母亲为聋哑人,父亲有一腿残疾),加害者的暴力围殴与嚣张“报复论”,引发公众对于“校园霸凌”“未成年人入罪”的讨论。


(资料图)

然而最新的警方通报显示,涉事宋某与林某因琐事发生口角,双方分别纠集多名未成年人于不同时间向对方实施殴打,期间双方都拍摄视频并传到网上。公安机关已经对年满十四周岁的违法未成年人给予行政处罚,并将严重失职失责的学校校长免职,网传的“林某被非法拘禁五天”也是不实消息。

官方通报与之前媒体的报道、网上的传言均有较大出入,甚至可以说是否定了原先的“霸凌叙事”。林某舅母指控中“与同校女孩一同出校”、却又遭到“陌生女孩殴打”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说法,在官方通报的印证下就容易理解了:一同出校的是林某“这边的人”,“陌生女孩”则是“另一边的人”。两伙人本就是约好时间地点准备打群架,林某这边却打输了。林某惨遭“俘虏”,于是又挨了一顿打。

一则“多人围殴女生”的“单方面施暴”故事,至此已“主线坍塌”了。舆论场上种种以性别、身份、家庭背景等为标签的“刻板印象”叙事,在官方通报出来之后也不攻自破了。

首先是性别的刻板印象。本案新闻标题刻意隐去了施暴者的性别,很容易让读者得出“男生殴打女生”的刻板印象,第一时间也确实“带偏”了一些人,这与日前“保姆猥亵婴儿案”中、部分网友众口一词认定“男保姆”的情况类似。然而视频与文字报道都显示这是“一群女孩”在施暴,官方后续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

其实在“校园霸凌”中,女生霸凌者是不可忽略的群体。同样是近期的“河南郏县霸凌案”“江苏连云港霸凌案”中,四五个女生围殴一个女生的场景也有上演;2014年的“长沙十五名女生围殴一个女生”的霸凌案件也让公众为之哗然。如果将“孤立”“冷暴力”也算作“校园霸凌”的话,那么统计数据与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校园霸凌者多为男性”的刻板印象并不成立。

这就启示我们,学校、家长与社区在进行反霸凌教育时,应该对男女一视同仁,既要教导他们不能霸凌别人,也要教导他们受到霸凌后如何救助,必须摆脱霸凌者为男性的刻板印象。

其次,官方通报也破除了另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校园霸凌“总是一堆人围殴一个人”,或者“一对一碾压”。事实上,未成年人拉帮结派,组成相互争斗的“阵营”,恐怕在校园里还更为常见。“大哥”“小弟”“马仔”“大姐大”“小太妹”等称呼,本就是每个人童年里抹不去的回忆。本案双方各自纠集人马,然后分别将视频上传网络,恐怕不像成年人想象的那样是在“呼叫友军”,而是在网上“炫耀战功”。

最后,部分舆论还试图分析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各自家庭背景,以此得出“弱势家庭”或者“强势家庭”是与未成年人暴力的联系。但遗憾的是,官方通报否定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说法。在本案中,双方究竟谁是加害者、谁是受害者,在“互殴”的大框架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家境贫寒或者富裕、弱势抑或强势,也并不是决定性的要件。

本案中“发生口角”就足以构成动手的理由,这在成年网友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青少年生活中极其常见的心态。一群未成年人组成的“社会”堪称某种意义上的“丛林”,小孩还不大懂得什么是规则与法律,本能地会对别人的言行乃至眼神产生过激反应,这也是一种隐性的自我保护手段。

暴力倾向根植于人的“本我”之中,很难单靠道德说教就可消除。为了减少乃至消除暴力,人类通常是用“畏威怀德”的办法双管齐下:以暴力威慑暴力,从古至今从未消失的暴力机关就是明证;以道德教化防治暴力,但这通常也要以暴力为后盾才办得到,成年人对孩子的德育也是如此。

即便以价值中立的角度而言,未成年人也天然保留了人性中较多的动物性,更容易一言不合就用拳头解决。正因为如此,教育才能让孩子慢慢长大的同时更懂得礼节、温和、体面,以文明的手段处理人际关系。

本案中媒体的报道、网友的反应都带上了某种刻板印象,这显然无助于解释并整治校园霸凌现象。校园霸凌难以彻底根除,但可以尽量防治约束。承认孩子“情绪外露”、“血气未定”的事实,以制度或技术上的办法抑制小孩子容易诉诸暴力的天性,这会比乱贴标签或是诉诸刻板印象更为管用。暴力源于人性,暴力也源自暴力本身,但暴力唯独不是源自任何一种单一的刻板印象。

王兢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