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选《陈情表》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资料图)
2、 【教学目标】
3、 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4、 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以及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5、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6、 【重点和难点】
7、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是重点。对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难点。
8、 【教学方法】
9、 诵读法。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读成诵。
10、 探究法。理清结构,把握文旨
11、 【教学课时】
12、 2课时
13、 第一课时
14、 【教学步骤】
15、 一、引用导入
16、 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李密的《陈情表》最终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17、 二、初读感知
18、 初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并从整体上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朗读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初读感受。(考查学情,调整教学对策)
19、 学生读后或听后感略。
20、 讨论各段感情基调小结如下(确保读出感情):
21、 【板书】第一段:凄苦,悲凉;
22、 第二段:感激,恳切;
23、 第三段:真挚,诚恳;
24、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25、 板书强调重点读音。(确保读准字音)
26、 险衅(xìn) 闵(mǐn)凶 门衰祚(zuò)薄
27、 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 应(yìng)门
28、 茕茕(qióng)孑(jié)立 床蓐(rù)
29、 猥(wěi)以微贱 陨(yǔn)首 逋(bū)慢 伏渥(wò)
30、 刘病日笃(dǔ) 犹蒙矜(jīn)育 拔擢(zhuó)
31、 气息奄奄(yǎn)(yǎn) 盘桓(huán) 更(gēng)相为命
32、 三、再读整体把握
33、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巡回辅导并通过提问检查落实预习情况。(要求积累的文言词句,老师帮助学生在书中标示出来)
34、 ①实词
35、 险衅 陨首 东宫 伏惟 伏渥 区区
36、 ②古今异义同形词
37、 成立 告诉 区区 不行 沐浴 无主 上报 辛苦
38、 ③成语
39、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40、 ④单音文言实词
41、 夙 鲜 息 吊 婴 逮 拜 寻 除 矜 听 闻
42、 ⑤通假字
43、 闵——悯 蓐——褥 有(同)又
44、 ⑥重点文言虚词
45、 见(慈父见背) 更(更相为命) 于(介词,“胜过”、“比”之意)
46、 以(介词,“凭”)
47、 ⑦句式
48、 判断句
49、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副词,否定判断)
50、 实为狼狈 (动词“为”肯定判断)
51、 本图宦达 (副词“本”表示判断,本来是的意思)
52、 ⑧省略句
53、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54、 前太守臣逵察(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拜臣(郎中/除臣(为)洗马。
55、 具以表闻(之)/拜表以问(之)。
56、 ⑨被动句
57、 而刘宿婴疾病
58、 倒装句
59、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60、 ⑩固定句型
61、 既……终……,(既……又……)
62、 有所……,(有……的人)
63、 无以,(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
64、 是以,(因此)
65、 非独,(不单,不仅)
66、 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的层次大意。(每组由推选出的代表陈述)
67、 老师归纳后明确(学生参考):
68、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69、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70、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71、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72、 四、扩展训练
73、 结合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学生讨论)
74、 学生回答 后老师再明确:情: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75、 五、作业设计
76、 熟读并开始背诵课文。(争取三天之内背诵并默写)
77、 李密“辞不就职”除了课文的理由,还有没有其他的考虑?
78、 第二课时
79、 【教学步骤】
80、 一、导入
81、 上一节课,大体疏通了文意,初步了解了李密想要表达的情感。今天,我们将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再做深入探讨。
82、 二、检查
83、 检查背诵。
84、 学生准备两分钟。后抽查男女生各一人(含班干部或语文课代表)。每人背诵完,学生点评。
85、 师生齐读或背诵,再次体悟。
86、 三、合作探究
87、 李密陈什么情?
88、 讨论后回答。(考查学生会不会借助原文回答,对能有意识用原文回答的同学提出表扬)
89、 老师明确: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原文:“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供养无主“,“愿乞终养”)
90、 李密为什么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91、 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明确:⑴晋武帝 “以孝治天下” ,作者利用这种心理投其所好,获得好感。
92、 ⑵李密申明自己并非清高,仅仅是为了尽孝和报恩,以消除晋武帝对自己的疑忌。
93、 ⑶陈述祖母的苦情,和自己忠孝难以两全、进退两难之情,以唤起同情。
94、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95、 ⑴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96、 ⑵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97、 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98、 引导:⑴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99、 ②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100、 四、艺术鉴赏
101、 语言艺术。
102、 排比、对偶句式,骈散结合
103、 构思艺术
104、 【板书】陈情于理、寓理于情
105、 陈情: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似海 供养无主 孝情
106、 沐浴清化 过蒙拔擢 圣朝恩重如山 忠情
107、 情理: 祖母病笃 尽孝日短 (情)
108、 孝治天下 尽忠日长 (理)
109、 请求: 先尽孝后尽忠
110、 五、作业设计
111、 搜集忠孝方面的典故。
112、 忠孝真的不能两全吗?你是怎么看待忠和孝的?(辅导课重点考查内容)
113、 【教学反思】
114、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精神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对独生子女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仍有现实借鉴的意义。所以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了学生的亲情意识,许多学生通过日记和博客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愧疚意识溢于言表,让人倍感欣慰。这是教案体现出的人文性最为成功的一面。
115、 不过,毕竟是古文,古文知识积累相当重要。在教案设计时,除了朗读背诵突出外,对古文言知识的检查落实稍感不足,这一点,在辅导课安排的测验中已经表现了出来。另外,古文背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都有畏难情绪。我发现解决的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进,通过默写检查落实;二教师示范背诵能消除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三奖励背诵也富有成效。
116、 教学目的
117、 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118、 二、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119、 三、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120、 教学重点、难点
121、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融情于事
122、 二、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
123、 教学时数:
124、 两课时
125、 教学内容与步骤:
126、 第一课时
127、 教学要点:
128、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29、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130、 一、导入课题
131、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132、 二、熟读背诵
133、 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
134、 三、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135、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136、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137、 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138、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39、 父死母嫁——祖母抚养——少年多病——无亲无戚——祖母病卧
140、 熟读第二段。
141、 指导背诵第三段。
142、 孝治大道——不矜名节——宠命优渥——祖母病笃——不能废远
143、 熟读第四段。
144、 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
145、 完成课后练习
146、 第二课时
147、 教学要点:
148、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149、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150、 一、导入课题
151、 二、赏析构思艺术
152、 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153、 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154、 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155、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
156、 三、赏析语言
157、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58、 四、作品评价
159、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60、 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161、 引导: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162、 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63、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164、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165、 学习目标
166、 在诵读中体会李密祖孙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
167、 理清课文思路,学习本文劝说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68、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等文言现象
169、 重点难点
170、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等文言现象
171、 学习本文高超的劝说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72、 情景导学
173、 “忠则出师,孝则陈情”,我们今天来感受一下李密的拳拳赤子孝心。
174、 一、作者及相关知识
175、 “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出师表》,表: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为劝谏、辞免、庆贺、贡物等。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176、 作者:
177、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178、 二、朗读疏通课文,归纳知识点
179、 第1段
180、 第2段
181、 第3段
182、 第4段
183、 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
184、 探究案
185、 学习目标
186、 掌握文章的艺术手法。
187、 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188、 重点难点
189、 学习文中设事明理的写法,注意以传记的方式说理、用类比说理、用鲜明对比说理的特点。
190、 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意义。
191、 情景导学
192、 结合现实,谈谈本文的现实意义。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交流探讨。
193、 学习活动
194、 一、深入学习理解《陈情表》
195、 1,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陈情?
196、 2,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所陈何情?想达到什么目的?
197、 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198、 题目中的“情”字有几层含义?
199、 讨论: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200、 教学目的:
201、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02、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203、 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204、 教学时数:
205、 二课时。
206、 第一课时
207、 教学要点:
208、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09、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210、 教学过程:
211、 一、导入课题
212、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213、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214、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215、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216、 二、熟读背诵
217、 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218、 注意以下加黑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219、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
220、 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21、 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更相为命
222、 注意以下加黑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223、 以: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猥以微贱臣具表以闻圣朝以孝治天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224、 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225、 慈父见背二州伯牧所见明知形影相吊晚有儿息逮奉圣朝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拜表以闻寻蒙国恩除
226、 臣洗马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乞终养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不胜…之情臣之辛苦
227、 注意以下句式:
228、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29、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30、 简要疏通以上词句。
231、 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232、 第一段:凄苦,悲凉;
233、 第二段:感激,恳切;
234、 第三段:真挚,诚恳;
235、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236、 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237、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38、 父死母嫁
239、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40、 祖母抚养
241、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242、 少年多病
243、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44、 无亲无戚
245、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46、 祖母病卧
247、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48、 熟读第二段。
249、 指导背诵第三段。
250、 孝治大道
251、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52、 不矜名节
253、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54、 宠命优渥
255、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56、 祖母病笃
257、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58、 不能废远
259、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60、 熟读第四段。
261、 解题: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
262、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题为《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注解没有,那是什么呢?提示:情:
263、 情况(事实);
264、 衷情(孝情、忠情);
265、 情理(忠孝之道)。(投影)
266、 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训练。
267、 第二课时
268、 教学要点:
269、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70、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271、 教学过程:
272、 一、导入课题
273、 背诵第三段导入。
274、 二、赏析构思艺术
275、 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276、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出来。
277、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278、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79、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280、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81、 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282、 身世孤苦悲凉
283、 孝情
284、 祖母情深似海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揭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先尽孝后尽忠
285、 沐清化蒙国恩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286、 忠心
287、 圣朝恩重如山
288、 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289、 引导:这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290、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291、 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292、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293、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294、 道理,实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295、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见上图
296、 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297、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298、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299、 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300、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301、 三、赏析语言
302、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303、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304、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305、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306、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07、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308、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309、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10、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311、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12、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313、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31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15、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316、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317、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318、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19、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20、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321、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22、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23、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24、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325、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26、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327、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28、 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329、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30、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331、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32、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333、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334、 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335、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336、 小结:
337、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338、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39、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340、 4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341、 四、作品评价
342、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343、 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
344、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345、 引导:
346、 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347、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348、 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349、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350、 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351、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
352、 教学目标:
353、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354、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55、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56、 教学重点:
357、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358、 教学难点:
359、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360、 教学方法:
361、 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362、 教学步骤:
363、 一、导入:
364、 新年寄语:
365、 同学们,我们分开虽不是一年半载,但也有一个多月,没有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的缠绵,但见到你在们倍感亲切!在此要送给大家新年的祝愿:
366、 愿鲜花和祝福属于我的学生!
367、 希望女孩们成为亭亭玉立的超级女生!
368、 愿男孩们成为虎虎生威的绝对男人!
369、 祝你们的亲人朋友一切平安!祝我的楚楚健康成长!
370、 希望你们的胃口好,别再再生病
371、 希望你们面对坏人绝不手软!
372、 面对“诱惑”绝不心跳
373、 新年可不能老想打电子游戏哟
374、 愿你们团结向上,和睦相处!
375、 苏轼说
376、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377、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378、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379、 从表字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文体:
380、 章以(感)谢(皇)恩,奏以按劾(检举揭发),表以陈(述自己的请求)情,议以执异(提出不同的见解)
381、 ——刘勰《文心雕龙》
382、 《出师表》是诸葛亮向当时的蜀汉后主陈述请求的奏章,我们回忆一下,想一想诸葛亮二十一载的岁月流逝,他既要孝忠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道自己的胜算不多,不可为而为之,你可以想象他那时的心情有多复杂,所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83、 就在诸葛亮死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却足以和出师表相比,就是《陈情表》千百年来,人们向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
384、 《古文观止》曾有这样的评价:
385、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386、 接下来让我们哲学欣赏这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387、 二、听录音
388、 听读思考
389、 谁向谁陈情
390、 陈什么情?
391、 在什么情况下陈情?
392、 效果如何?
393、 正音
394、 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ū)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huán) 有所希冀(j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马逮(dà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薄 更(gēng)相为命
395、 解答问题:
396、 李密向晋武帝陈情
397、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398、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少时师从名儒谯周学习,博览群书,以文学著称,长大后博学善辩以孝闻名于世初仕蜀,多次出使东吴,东天人很称赞他的才辩
399、 在魏灭掉蜀之后,我们来说说那段历史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也就是(晋武帝),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地征召蜀汉旧臣,于是李密走进了他的视野,当时如果重用李密,确实是一石二鸟,因为还没有灭掉东吴,为了笼络东吴士臣的心,对亡国之臣采取怀柔政策,此其一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天下,而司马炎当时正好大力宣扬以孝治天下,所以用李密正好可以树立这样的先进典型,大家觉得这时的李密能去就职吗?
400、 学生:不能去
401、 师:为什么
402、 生:得不到重用
403、 其一确有一个需要照顾的祖母
404、 其二:对蜀汉念念不忘(情咸上难去)
405、 其三:司马氏以屠杀夺取天下,内部矛盾矛盾重重,对于一旧臣,首先要观望一番,此时的李密不是不想去做官,而是不宜去做官,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多多少少被晋武帝察觉了,因此他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陈情的呀,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晋武帝对他的这种推三阻四已经相当不懑了在这时,李密怎么办,他能不去吗?
406、 补充一句话: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表以三为断
407、 ——《文心雕龙》
408、 此时的李密如果再推辞,必然让晋武帝对他推辞的原因产生怀疑
409、 跟他同时代前后人的命运,补充一下
410、 稽康(225264)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遭遇钟会构陷,被司马昭所杀据说死时演奏《广陵散》
411、 同不们,在那个时代,你的生命不可能完全属于自己,也不可能完全属于家庭,因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首先你得要孝忠于朝庭,然后你才能做一个孝子,所以自古忠孝两难全,这是每一个朝代的文人都会遭遇到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密是怎么做的,他应该怎么做,他只能写文章,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
412、 结果怎样呢?黄老师先告诉大家
413、 武帝阅其表后,赞曰:“士之有名,不虚然也”停诏,允其待祖母,后出仕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414、 也就是说,司马炎不仅深深感动,没有责怪他,而且还赐奴婢,郡县供膳
415、 四、课文学习
416、 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怎么说
417、 李密是怎么说的
418、 示人以弱,化解逼势
419、 出师表诸葛亮是以相父的身份说的,后主不得不接受,李密是什么身份,“亡国贱俘”他还要在道德和现实的夹缝中求生存但就是在这时,诏书切峻,急于星火,内外交困的李密,如何化解呢,这个时候有一句话肯定想得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何况是孝情,治国之本
420、 齐读第一段:
421、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422、 请一个同学翻译,大家想有哪些不幸的事落到李密身上
423、 闵
424、 见
425、 另一个同学继续翻译
426、 不行:古今异义,不能行走
427、 零丁通“伶仃”
428、 期
429、 婴:
430、 蓐:通褥
431、 (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学生讨论,明确:夙遭闵凶
432、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433、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434、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435、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436、 横的方面:(外、内)
437、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38、 翻译下列红色词语和句子:
439、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440、 舅夺母志 悯臣孤弱
441、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442、 至于成立 终鲜兄弟
443、 门衰祚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44、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45、 而刘夙婴疾病
446、 板书
447、 同学们,其实中间还有很多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孤弱的孩子,没爹没娘的,最后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被祖母刘抚养,就这个祖孙俩一起度过孤苦伶仃的岁月,看来我们只读出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八个字,你们可以想象这中间有多少生活的内涵吗?比如孩子摔倒了,祖母要去搀扶,孩子饿了病了,祖母要去觅食寻药,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家,一个多么伟大的祖母,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作者的今天,看到这里,我想司马炎应该稍微缓解了自己的怒气,我们无法去追寻司马炎当时的感受,但是我想问问你们读了第一段的感受
448、 先齐读
449、 学生谈;一方面有真挚的情感,二是善于抒情
450、 学生二:李密命不好,关于用别人的同情
451、 你们都是从晋武帝的角度,但从你们的角度也可以谈
452、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453、 让心灵飞翔
454、 由于各种原因,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与周围的同龄人是不同的:父亲的的心脏先天缺损瓣膜,无法正常供血,医生们曾为他能挺过15岁而惊叹不已十五年前,视力趋近于零的父亲又架着他那幅能使桌布燃烧的镜片退下了工作岗位,从此待业在家母亲因为生不逢时地遇上了三年在灾荒,营养不良而致残行动不便加上疾病缠身使她比父亲更早地失去了经济来源而我,一个理应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的生命,却注定不能正常地行走和运动这一切大概就是所谓的“造化弄人”吧!
455、 我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也曾因家庭的贫困而自卑,为疾病的"困扰而落泪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学会了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特别是在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和数不清的小手术,历经了两年的治疗和康复之后,我突然懂得了我与同龄人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丰富的阅历,更多的锻炼机会和理坚强的意志!
456、 于是我对自己说:大家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或许我不能在球场上拼抢,但我可以在赛场边呐喊;或许我不能在台上表演,但我可以在台下鼓掌;或许我不能做最优秀的,但我可以做最积极的;或许我不能做最聪明的,但我可以做最勤奋的;或许我不能在长城上俯视,但我可以在城墙下仰望;或许我的双腿不能奔跑,但我的心灵可以飞翔,我的双臂可以拥抱阳光
457、 我知道:命运对我关上了一扇门,但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而窗外的景色是不堪入目还是美不胜收,取决于我的态度如果怨天尤人,那香水也会变成眼泪;如果心存感激,那么粪土中也能找到珍珠
458、 我感激命运给了我比同龄人更多的精神财富;我感激自然,让我拥有向挫折微笑的理由;我感激父母,不仅给了我生命,更给了我比同龄人更多的爱;在学习上不以我幼稚可笑的问题为笑料,在活动中不以我行动的不便为累赘;我感激所有的人,让我看到的世界如此美好!你们给了我奋斗的动力,在今后的道路上,无论顺风还是逆风,我都不会收回飞翔的翅膀!
459、 第二课时
460、 一、课前三分钟
461、 二、课文学习
462、 我们读古人的文章会觉得离我们很远前面那个同学与李密的经历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在逆境中奋起的精神,我们班的同学看起来都很健全,没有那个同学的会有那样的遭遇,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困境吗?一定会有的,那你怎样从困境中突围,我相信他们两个会给你一些启迪
463、 学了第一段,大家想想,司马炎会不会一看到李密的信就感动得一踏糊涂,马上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会答应了,还是司马炎如果你是司马炎,你会怎么驳回
464、 学生:派人照顾祖母,赠给豪宅
465、 其实在古代有一个国和家的区别国和家哪一个轻哪一个重,一定要分清楚的所以叫国家司马炎说你会不会是找借口,李密得进一步说明学习第二段
466、 齐读第二段
467、 请大家告诉我,李密又用了什么方法说服司马炎
468、 学生:进退两难
469、 我们来翻译请学生翻译
470、 辞
471、 拜
472、 除
473、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选例
474、 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475、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476、 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477、 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478、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79、 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480、 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481、 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482、 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483、 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484、 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485、 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486、 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487、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488、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489、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490、 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491、 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492、 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493、 继续译
494、 闻:使 闻
495、 请学生总结一下两难推理
496、 板书:
497、 给大家一点时间,消化,看能不能当堂背下来
498、 教学目标:
499、 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500、 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501、 培育学生的“孝”心。
502、 教学重点:
503、 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504、 积累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505、 教学难点:
506、 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507、 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508、 教学方法:
509、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510、 课时安排:
511、 3课时
512、 第一课时
513、 教学要点:
514、 介绍作者李密和《陈情表》体裁、写作背景以及基本内容;研习第一段。
515、 教学过程:
516、 一、导入:
517、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尊重老人、赡养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力尽孝道、赡养老人的文章——《陈情表》。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518、 二、题解:
519、 出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卷三十七。
520、 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521、 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522、 (1)是谁陈情?
523、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524、 (2)向谁陈情?
525、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526、 (3)陈什么情?
527、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528、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529、 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530、 内容与形式梳理。
531、 ①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532、 ②内容和形式梳理:
533、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534、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梳理文意:
535、 第一段:陈言自己的悲惨遭遇——“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536、 第二段:叙述朝廷逼他作官的经过。
537、 第三段:表达自己尽孝的心意。
538、 第四段:表达自己先尽孝后尽忠的意愿。
539、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540、 (解说:以宽泛的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写作的内容及意图,感受“情”的魅力。)
541、 ③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542、 第一段:凄苦,悲凉;
543、 第二段:感激,恳切;
544、 第三段:真挚,诚恳;
545、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546、 ④提问: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547、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548、 四、研习课文——第1段:
549、 齐读第一段。
550、 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551、 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552、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553、 总摄作用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554、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555、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556、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557、 学生对照板书试背第一段。
558、 小结:本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开篇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个字概括幼年时期的不幸遭遇,落笔十分凄楚。接着写“险衅”、“闵凶|的具体内容:“六月”丧父,“四岁”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然后叙述家庭的孤独单薄,叔伯兄弟,远近亲属,一概没有,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段末点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暗含为了尽孝无法应诏之意。
559、 五、结束语:
560、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