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球精选!银行系险企经营指标分化 加快转型成共识
来源:同花顺财经 2023-02-18 05:18:09

● 本报记者薛瑾

近期,非上市险企陆续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银行系险企2022年业绩情况随之浮出水面。总的来看,银行系险企保险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但净利润和偿付能力充足率承压,主要经营指标分化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长期依赖于银保渠道的银行系险企的共同目标是,优化产品结构与投资结构,加快价值转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收入向上利润向下

从2022年保险业务收入来看,中邮保险、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交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中荷人寿十家银行系险企共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430.6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近10%。

从收入规模来看,中邮保险、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914.34亿元、500.16亿元、491.22亿元,位列前三。此外,中荷人寿是上述十家险企中唯一一家保险业务收入低于100亿元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下滑明显。2022年,上述十家银行系险企共计实现净利润-11.88亿元,较此前一年的近百亿元净利润总额出现较大程度下滑。十家险企中,六家盈利,四家亏损。中信保诚人寿净利润为11.75亿元,是其中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建信人寿和光大永明人寿净亏损均超过12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2022年,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上述中小型险企的投资业务面临较大挑战,成为影响其利润表现的重要因素。

十家银行系险企2022年综合投资收益率均未超过4%,最高的交银人寿仅为3.84%,最低的中邮人寿甚至跌进负值,为-0.01%。

部分中小险企陷入保费增长、净利润下滑的困局,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除了投资端失利,业务及产品结构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以返还给付为目的交费期较短的储蓄型理财型产品,对价值增长及利润贡献度很低。”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长期倚重银保渠道的银行系险企主推的理财型产品,保险期限相对较短而收益率相对较高,须到期返还,且面临较高的退保压力。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负债端的结构对投资端的结构也会产生影响。例如,不少银行系险企更倾向于将大量资金投向二级市场等流动性更强的资产,投资收益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积极推进价值转型

多家险企还面临偿付能力水平下滑的局面。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2022年末,中邮保险、建信人寿均低于80%,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均低于100%。

交银人寿表示,公司2022年四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主要是受核心资本下降、最低资本上升的叠加影响,公司净资产受权益市场波动和利率下行影响减少,四季度可对冲负债端利率风险的资产规模减小。工银安盛人寿表示,即期利率和权益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同时准备金评估曲线下降,导致公司净资产下降,叠加资本分级上限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

在偿付能力下行压力下,多家银行系险企通过增资发债“补血”。2022年,中荷人寿、中邮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均有增资进展;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通过发债补充资本。

此外,多家险企正积极推进价值转型。工银安盛人寿表示,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与投资结构,加快价值转型。中邮保险表示,将坚持价值引领,做大新业务价值、营运利润,提升发展质效,重点做强渠道能力、投资能力等。建信人寿表示,将持续坚持高价值业务转型,优化资产结构。光大永明人寿表示,优化业务结构,坚持“有价值有特色”的发展战略,加快形成重质量、重效益、重长远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动价值转型,银行系险企可以适度拓展个险渠道,发展保障型业务,抓住银保渠道的变革机遇,提供差异化产品。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